从2025年11月1日开始,每年的双十一将不仅仅是一个光棍节,而是代表了全民购物狂欢的节日。根据阿里巴巴副总裁杨光(吹雪)在2025年度m峰会上公布的信息,今年的双十一活动节奏与去年保持一致,分为两个售卖阶段和两波预售期。


第一波预售期从10月20日开始,比去年同期提前了几个小时。而第二波预售期则从11月4日起至11月10日结束。与此同时,天猫将商品预热、预售、定金支付和尾款支付等环节细化到更多的时间段。


双十一的名称也有所变化,2025年称为“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与去年的大规模促销相比,这一改变意味着天猫在优化购物体验和提高成交量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同时,竞争对手京东将销售期提前至10月31日,并将商品成交金额统计时间延长至11月1日至11日。


尽管双十一已成为淘宝的主场,但阿里的竞争对手京东、苏宁等品牌自营线上渠道纷纷加入,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为保持竞争优势,阿里不得不调整竞争策略,2025年天猫启动了新的双预售期和销售期策略,并提前到晚上8点进行商品预售。


双十一的时间选择也是有深意的:11月11日这一天是国庆节与圣诞节之间的空档期,是一个线下零售业的淡季。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阿里巴巴决定将双十一活动时间提前,让消费者在更合适的时间开始购物,而不是专门熬夜。同时,在考虑商业策略的同时,阿里还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思考。


此次天猫双十一晚会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邀请明星、举办盛大文艺盛宴的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关注。与此同时,淘宝直播平台上的成交金额更是高达28个直播间超过一亿的交易额,成为消费者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增加双十一的竞争力,阿里巴巴推出了“百亿补贴”活动,并在双十一期间持续提供优惠和折扣。


在未来,随着双十一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新的购物方式和产品策略,以实现更真实的比价和优惠券使用体验。对于双十一的时间,笔者认为,这一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预售和销售时间不会提前到10月份。作为阿里的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和拼多多则继续探索自己的市场路径,最终谁将成为市场的赢家还有待观察。


未来,双十一可能还会出现新的购物方式、优惠策略以及产品布局等变化,使消费者感受到更多的新鲜感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关注焦点将从单纯的“价格”逐渐转向更实质性的优惠和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