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晚8:00,天猫双十一预售正式开启。据统计,李佳琦和薇娅在当天的预售首日战绩分别达到了106亿和82亿,合计近200亿。这个数字比去年同期翻了好几番,并且也远远超过了4000多家上市公司所创造的业绩。
对于这样的数据,我认真地数了两次以确保无误,甚至觉得有些难以相信。电视购物行业从25年前的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屏幕经济逐渐壮大,从QVC的诞生到广东省珠江频道和北京BTV频道等的相继出现,再到信誉问题导致市场萎缩后,国家广电总局与工商总局对内容进行了严厉整顿。
随后,央视的“CCTV中视购物”开播,各类新生购物频道纷纷涌现。电视购物市场的复苏伴随着销售额从399亿攀升至接近400亿大关。如今,在欧美国家,电视购物零售额约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5%-10%,而在中国,这一比例仅为0.1%。
直播电商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中的新业态,自从淘宝网在非典期间横空出世后,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了7.82亿。随后的发展中,电商直播以其特有的“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模式,与政府和企业共同助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疫情期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面积普及、4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直播购物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直播带货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模式。尽管在电商直播的带动下,网络购物行业也在不断壮大。
截至2025年12月,中国网上零售额达到了11.76万亿元,已经连续第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而在直播电商用户规模方面,更是达到了3.88亿,较前几个月增长了1.23亿,占网民整体的39.2%。
网络直播购物在疫情期间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在消费低迷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不断优化升级。
未来,屏幕经济将继续发展。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设备和智能家居的普及,屏幕经济不会仅仅局限于直播间网购或传统屏幕。AR、VR互动直播、三端合一(手机、电脑、电视)乃至科幻中的“脑机接口”都让我们期待新的购物方式。
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我们可能会坐在沙发上与智能电视里的机器人主播进行直接互动;通过全场景模拟试穿和试用,闭上眼就能在脑海中浏览商品;甚至可以通过智能AI管家解决大部分需求,彻底告别自己苦算凑单、东跑西奔取快递的烦恼。这一切都让人期待着更加便捷舒适的新购物方式。
然而,无论想象多么遥远,历史告诉我们,网络直播购物与电视购物一样,都是时代和科技发展的产物。时代的洪流在继续奔涌,科技也在不断飞速发展。因此,只有加强市场监管、树立行业自律精神,并持续优化模式、保障消费信誉,才能真正铺设前进的道路。只有理性消费的态度才会带来真正的长期共赢。
温馨提示:本文由AI生成,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