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购物盛宴


贸易盛会开启

11月1日,各大电商平台“双11”大促全面开始。两大传统电商巨头表现显著:


  • 京东:4小时售139个品牌成交额破亿,超4万个商家同比增长200%。

  • 天猫:开售首小时超2025个品牌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


市场竞争激烈

在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双11”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新型电商的不断涌入,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有限但搅局者却越来越多,如何撬动存量增量需求成为电商平台和商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选择权扩大

“反垄断”后的首个“双11”,消费者和商家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对于平台满意度、开店成本、优惠方式等问题,21网调实验室在官方公众号、微博以及客户端发起投票调查。


消费趋势

根据近万名网友的投票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 多平台购物成为“双11”消费趋势。

- 50%以上的受访消费者选择京东、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作为主战场。

- “二选一”终结后,有超过60%的商家表示将多平台备战。


  • 商家对经营成本和资源投入的关注度提升:

- 超8成商家认为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促销。

- 在“品质”方面,91%的受访者坚信质量为王,而超过75%的商家计划未来加大商品品质投资。


投票结果

投票结果显示:


  • 多数平台选择3个或多个电商平台购物。超过6成受访商家对多平台经营抱有期待。

- 超半数受访者认为“双11”仍是最重要购物节点,尤其是在新一线城市的消费市场中,其地位尤为突出。


历史回顾

  • “双11”自2009年诞生以来已历经十三个年头。从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结果来看,超过50%的受访者计划去3个或更多的平台购物。

- 每逢“双11”,消费者在多平台购物成为一种趋势。


贸易狂欢

尽管经历了二选一时期的服务费问题,京东的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商家。一项数据显示,在26家电商平台中,有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今年计划在3个或以上的平台购物。


营商压力增大


服务费困扰

  • 超六成受访商家认为平台收费过重,尤其是对小商家来说是一大难题。

- 例如:品牌乱挂、著作权侵权、恶意倒卖等成为商家关注的焦点,最让商家头疼的是高额的服务费。


合规与运营成本

  • 21网调实验室的问卷调查显示,“二选一”时期高收费问题尤为突出。超过六成受访商家认为这是“双11”购物过程中最大的困扰。

- 在调研中发现,显性成本包括质保金、平台使用费、扣点、广告费用等都会影响到整体经营投入。


现场案例

  • 对于京东的促销活动效果,“新品牌Levi’s”和“ECCO”品牌在21网调实验室调查中显示,同比增长超5倍和超6倍。这反映出平台积极扶持中小商家,有助于商品销售的增长。


多元化的购物体验


支付优惠套路

  • 为了吸引消费者,“双11”期间出现了各种优惠方案。

- 比如:满减优惠、红包券使用规则的复杂等问题,导致不少消费者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困难。例如:曹敏君(化名)因为理解错误而导致购物车里的商品无法享受优惠的问题。


品质决定胜算

  • 超过87%受访者坚信质量是衡量商品成功的关键。尽管在快生意的时代,消费者更注重购物体验和产品质量。

- 比如:一些美妆品牌高管表示,今年没有二选一要求的“双11”,自己压力小了很多,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准备货品、营销和物流上。


市场趋势预测

  • 在接下来的购物狂欢中,“双11”与传统节庆相比依然重要。消费者在多平台购物成为主流趋势。

- 同时,对于商家而言,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体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将是成功的关键。


总之,在“双11”这一重要的网购节日中,平台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同时商家和消费者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商家以及消费者都在努力寻找最合适的购物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