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预测了2025年天猫双十一活动单日成交额会是在1200亿元,有网友问2025淘宝双十二成交额多少?阿里几乎没有正面回答过。对于淘宝双十二,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都已经有购物疲劳,远远不及双十一的热情。而在宣传方面,阿里对双十一的宣传堪称无孔不入的轰炸。


网上有不少观点对双十二并不看好,原因无外乎短短一个月内,狂欢式的双十一和黑五,狠狠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到了双十二,消费者已经囊中羞涩并且对购物产生了免Y钝感。有甚者,将双十一称为阿里亲儿子,而双十二为私生子。


淘宝的地位在于,它坐享最大的流量基础,是最大的购物平台,同时,昨日淘宝双12发布会透露出的核心信息是,2025年及以后的淘宝,正酝酿着一个集交易、服务、生活于一体的消费生态体系。果真是既生瑜,何生亮?


天猫和淘宝,很多人认为不过是贵点的品牌商品和没品牌的小商品之分,以至不能分清这对双生兄弟的真实模样。


阿里当然也知道大家存在的认知障碍,因此行癫在双12发布会上,起码三次提到了天猫和淘宝的差别,他是这样说的:


天猫是品牌商的电子商务化,在天猫出现之前已经出现了商务,而互联网时代是把商务和互联网进行结合,同时伴有非常多的创新。而淘宝是纯互联网环境的创业,基于这个平台诞生了非常多的商业模式和生活模式,它的服务和商品更加多样化,打个比方,同样是卖奶粉,天猫上则是专门奶粉品牌的奶粉,而在淘宝,除了这个奶粉品牌之外,还会有尿不湿、辅食等相关的婴儿产品。


因此,与其说淘宝坐拥每个月3.5亿个独立的人访问,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在线交易平台,行癫更愿意把淘宝称为互联网时代的生活平台。


双十一和黑五节节攀升的天文数字,印证了中国人巨大的消费意愿和能力,而当人们的刚性消费需求到达一定阶段,会开始追求一些真正符合自己品味的个性化商品,此时消费者的需求则是多元的、碎片化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升级,实现有效供给跟有效需求之间的匹配。怎么匹配?天猫品牌商的双十一狂欢,固然可以冲出流水,但走不出长尾。而拥有个性化、时尚潮流、定制化、符合某类小众人群商品的淘宝,平台上有20万因爱好而开店的达人,5000名以上的网红进行导购,近万家直供工厂,超5万种国外小众品牌和1200多种你想也想不到的服务。


淘宝就像一个集市拥有琳琅满目的货品,却离长尾近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双12将会场选在798艺术区的原因,它代表着个性、小众、先锋、时尚。但淘宝依然有自己的痛点。模拟下消费者打开淘宝的购物行为,如果她要买一双女靴,要么在频道里找到“女靴”栏目,要么直接在搜索栏。


这里存在的问题是,频道最多也就几十个,而消费者的搜索通常是很标准化的词,要买女靴通常是输入“女靴”,并且搜索出的商品,无外乎销量大的或者是商家购买了关键词广告的,而大多数的中小商家,事实上是很难得到露出的。致命的是,这样的消费行为会加剧商家的马太效应,而淘宝所标榜的长尾,则会渐渐被淹没。